一個隨意滑著 FB 的午後,我被閱讀塗鴉實驗室的一篇貼文吸引,看著圖片及介紹內容忍不住想要進一步了解這本書,於是點了文中的連結到了羊羊老師の魔法教室,就好像有魔法一樣,在連續看了幾篇貼文、初步感受羊羊老師的說故事方式後,好像心底的某些東西被打開,我就直接到網路下單購買新書了。
取書的那一天,我就迫不及待的開始閱讀,而我的眼淚從書打開後就不受控的流了下來,一直到看完書家人叫我吃飯,問我怎麼了?眼睛怎麼腫腫的?
心若乘載不了過於踏實的幸福,滿溢出來,便會成為淚水吧。
—— 節錄自「作者序」
我能夠被書找到、能夠有不被打斷的閱讀時間都是那樣幸福,而書中所分享的幸福不斷滿溢而出,所以淚水才會不斷的湧出吧!
原來有些深植血液中的堅持,不會隨著時間而被稀釋,而會在不同時空的類似情境下,一次又一次的彰顯。彷彿在提醒著我們:也許世界可以磨去我們的稜角,可我們最初的善良與熱情,永遠磨不掉。
—— 節錄自「作者序」
感謝我的善良與熱情沒有被磨掉,透過羊羊老師的字字句句,我回顧了過往關於教育的一次次的類似經歷,也同時思考自己一路走來關於教育的這條路。
國中時期參與天使心家族的臨托志工,高中時期參與社區文化協進會的課輔志工,大學時期參與仁愛服務社的營隊志工;再到額外修習特殊教育學程、擔任特教班/資源班實習老師、考取特殊教育教師證;畢業後嘗試了各種領域的工作後成為了才藝老師;最終將「教育工作者」的職稱刻在了我的個人品牌上。
除了過往參與的各類大大小小關於教育的服務及活動之外,我也想起了從小到大接觸過的老師們,謝謝每一位帶領我走到現在的你們,讓我長成現在的模樣。
曾聽過有人這麼說:「那些家長就是惡有惡報,所以才會生到特殊生。」
然而當我遇到了這麼多孩子、這麼多家長後,我更認為是:「上天覺得這些父母具備足夠的能力,所以才派天使降落他們家。」
運動、治療、服藥……正是因為爸爸媽媽各方面都力所能及配合,寶可夢男孩才能一步一步,長成愛的模樣。
如果我們明白生命是盎然的春天裡有枯朽,籟寂的冬日裡有重生;如果我們明白生命是任何時刻都禍福相倚,光影共存。
那麼我們就能穿越孩子盛怒的表象,看到那重視感情又熱愛學習、赤誠又富饒的內涵。
於是我,滿懷感恩所有的特殊天使,降臨在我的生命中。
—— 節錄自「鴨子男孩」篇
我在天使心家族接觸到的家長們讓我感同身受這段話,這些爸爸媽媽都像是具備了超能力,帶著愛奇兒一步一步慢慢走,長成愛的模樣;我也感謝這些曾經出現在我生命中的愛奇兒們,是你們讓我有機會學習用多元角度看這個世界。
我明白,順從的孩子、彈性的孩子、適應力佳的孩子……,大人們都愛。可就像電影《Frozen2》的歌曲《Show Yourself》中,有句歌詞唱道:Here I am,I’ve come so far.我來了,跋山涉水的來到你面前了。
抗拒的孩子、固著的孩子、適應力欠佳的孩子……,他們又何嘗不是一路磕磕絆絆才來到我們的面前呢?所以我們是否也能全然接納,無論好的、壞的,千里迢迢而來、此時此刻孩子的模樣?
—— 節錄自「鴨子男孩」篇
「即使是微不足道的進步,可能都已經是孩子的竭盡所有。我們自以為是的起點線,可能都已經是孩子用盡全力的奔赴。」陪伴過許多特教孩子的我,這兩句話打從心裡感到深沉的呼喚,一般人學會新知的時間,特教孩子可能用十倍、百倍的時間學習都不一定能學會。
每個人本就獨一無二,我是特別的,每一個孩子都是特別的,無論好的、壞的我都嘗試接納,我也曾有做許多努力但始終看不到進步的時候,掙扎、無助、傷心、難過……充斥著內心,感謝那些仍舊願意接納我的人,我也期許自己是可以接住孩子的人,願意陪著他一起慢慢走。
其實每段感情就如同每個個體一樣,獨一無二且無可取代。所以根本不能比較,也無須比較吶。
個別化教育,是指針對不同的孩子,給予不同的教育;但我覺得「愛」,也應該要是個別化的。
—— 節錄自「貓咪男孩」篇
社會因為有比較出的相對值才得以制定大眾規則運行著;但回到個人與他人的相處,無論是親情、友情、愛情真的很難衡量與比較,用特教「個別化」這個詞來說明我認為恰到好處。
「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,有些人看似走在我們前面,有些人看似走在我們後面。每個人只是在各自的時間軸上運行,沒有誰領先了誰,沒有誰落後了誰,而現在你在自己的時區中,剛好準時。」這首美國的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》裡的「時區」與「個別化」異曲同工,每個人有著不同頻率、不同方向,沒有先來後到,只有自己的步調,相信孩子們若能與個別化的愛相伴,也能在各自的時區中用屬於自己的方式好好生長。
因為一篇貼文而去看了整本書和其他相關資訊,甚至寫下了長篇分享內容,可能被羊羊老師的魔法迷住了,感謝羊羊老師在教學之外的持續紀錄和分享,讓我有機會能夠閱讀到這樣美麗動人又貼近內心的一篇篇真實故事。
我一直認為每一位老師都要花時間書寫,這也是我近年來堅持寫作的原因,書寫是一種整理,幫助我們看見自己,能觀照內心,審思教育理念與價值。書寫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,同時幫助我們思考:我是如何看待這樣的專業工作?我是如何看待眼前的孩子?《不普通的普通小孩》對我來說就是這樣的一本書,一位教育工作者很真誠的面對自己,將第一線的觀察與感受分享出來。雖然書中談的多半是孩子,但其實也真正在剖析著自己。
—— 節錄自「推薦序」曲智鑛
看著曲智鑛老師的序文,想起自己一次次撰寫教學紀錄的過程,書寫的確能幫助我認識自己,幫助我思考教學的內容與孩子的反應,或許也是透過這些累積,我才能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,持續發現孩子與自己的成長。
曾經不只被一個班導說過,明明我不是個管老師、怎麼這麼了解小孩;明明我不是個管老師、怎麼小孩卻開口閉口都是我……諸如此類。
可能是因為我無比愛小孩,才會把小孩的每個微不可聞的細節都放在心上吧。用心去愛的生命,一定感受得到。
就像女巫的陰陽眼,擁有感知得到不同元次的能力一般。
曾有老師問我道:「羊羊老師,你是怎麼知道小孩的情緒與想法的?」
我想了一下,回答的卻約莫都是:「因為他在敲筆。」「因為他看了地上兩次。」「因為他坐得比平常挺一些。」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。
我這才發現,原以為的稀鬆平常,對別人來說,可能是不同次元的事物——魔鬼都藏在細節裡。
—— 節錄自「計程車男孩」篇
過往也有其他老師或家長問過我類似的問題,但我總是不確定該如何回答,只會分享我很喜歡的一句話「世界上最美的事物,看不到也聽不到,唯有用心才能感受得到。」—— 海倫.凱勒,讓對方自己體會。
閱讀的過程除了被故事打動,也觀察羊羊老師回應問題的方式及內容,心裡的認同在吶喊:「對對對!我也是觀察到孩子在看天花板的壁虎、或是他在一直翻書等等這些零碎的小細節,原來可以直接跟對方這樣回答喔!」這些觀察的日常不一定是在教學的時候發揮作用,透過許多的細節可以觀察到一個人的情緒與想法,雖然有時候不一定能猜對,但總是知道對方的狀態可能因為這個而跟平時有一點不同,就會嘗試進一步去了解對方是不是遇到了什麼事情、我有沒有辦法提供協助。
「我這才發現,原以為的稀鬆平常,對別人來說,可能是不同次元的事物。」這也是我這一兩年才有的體悟,原來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小孩、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教學、不是每個人都能夠觀察到這些小細節……原來我真的很特別,謝謝每一位給我回饋的你們,讓我看見自己的獨一無二之處。
大人究竟在不在乎孩子,孩子絕對感受得出來,因為所有我們的起心動念,都是能量。與其怪孩子不開花,我更想審視自己提供的土壤,夠不夠豐饒。
希望「高敏感」這個永遠抹去不了的特質,在帶給我困擾的同時,也能讓我成為鑰匙,打開孩子那一扇扇封印的心門。
接納映在心底的東西,雖有不被相信的時候,可溫柔的日子同樣也美得令人炫目——我已經決定要這樣活下去了。
—— 節錄自「計程車男孩」篇
「我已經決定要這樣活下去了。」謝謝羊羊老師的選擇與決定,透過一則則的小故事我有扎扎實實感受到了起心動念與能量,我也是這樣生活著的呢!
我喜歡孩子的純真與笑容,尤其實用一雙炙熱的眼睛與你分享的時候。相信透過個人的啟動能夠讓生命影響生命,期許因為我的存在,能讓彼此感到開心、感到被肯定,給予鼓勵讓彼此獲得能量。
或許我們都在努力當別人的光的過程中,漸漸也成為了自己的太陽。
—— 節錄自「紙鶴男孩」篇
「燃燒自己,照亮別人!」是大學社團宗旨,在許多付出的同時,自己也獲得了滿滿的能量,而這些能量讓我能夠更有勇氣面對接下來的挑戰,在迎戰之後出現的光則是自己由內而外散發出的自信,經過不斷重複後,發現大家口中說閃閃發光的就是自己,我是別人的小太陽,也是自己的太陽。
人心其實像容器,千瘡百孔時只能一味索取;唯有愛滿溢出時,才有能力給予。
—— 節錄自「雲朵男孩」篇
感謝我總是被愛包圍,我很幸運,讓我有能力給予。
感謝每一個相遇的你,你的分享與回饋,讓我更認識自己。
感謝我還像孩子一樣,對這個世界擁有好奇心,願意持續學習與挑戰。
最後,
《不普通的普通小孩》是一本關於愛的書
如果你覺得自己不被理解,羊羊老師會用溫柔堅定的方式,陪伴你度過情緒風暴。
感動推薦給看到這裡的你,提醒你如果像我一樣容易感動,記得看的時候要準備好衛生紙。
如果你好奇特殊教育,歡迎一起玩羊羊老師設計的 LINE@ 密室逃脫遊戲《愛の魔法》。
https://flipedu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007551
透過沉浸劇情體驗學習障礙者所看見的世界,歡迎與我分享你的感受。